7 月 5 日下午 4 时 37 分,杭州东站,这个平日里人潮涌动、充满着离别与相聚的地方,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笼罩。上海南至瑞安的 G7545 次列车正缓缓进站,站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引导着乘客,旅客们或是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,或是在站台上翘首以盼列车的到来,一切看似如往常一样。
就在这时,一个身影突然从站台边缘一跃而下,毫不犹豫地跳入铁轨,趴在轨道上一动不动。现场瞬间陷入混乱,周围的乘客发出惊恐的尖叫,有人下意识地捂住眼睛,不敢再看;有人则愣在原地,大脑一片空白。站台上的工作人员急忙冲上前,一边大声呼喊,一边用手中的喇叭发出警告,声音中满是焦急与紧张。
列车司机在那一瞬间也发现了铁轨上的人,他的瞳孔急剧收缩,脸上写满了惊恐与难以置信,但多年的职业素养让他迅速做出反应,立即全力采取紧急制动措施。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划破长空,持续数秒,那声音仿佛是死神的咆哮,让人不寒而栗。然而,由于距离实在太近,列车还是不可避免地与跳轨者发生了碰撞。最终,列车车头刹停位置距离事发区域约 9 个车厢远,这场惊心动魄的灾难才暂时画上了句号。
一位目击者心有余悸地回忆道:“我当时就站在站台不远处等车,突然听到一阵慌乱的叫声,转头就看到有人跳了下去,接着就是那可怕的刹车声。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,根本来不及反应。” 另一位乘客也表示:“我坐在列车上,本来还在悠闲地看着窗外,突然就感觉列车猛地一震,然后紧急刹车,整个人都被甩向前方,车厢里一片混乱,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那种恐惧和不安至今还让我难以忘怀。”
很快,救护车赶到现场,将伤者紧急送往医院救治。但这一事件给在场所有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,也让人们不禁陷入沉思: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,可以让一个人在如此公共的场合,如此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?在那纵身一跃的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绝望?
杭州火车站的这起自杀事件并非个例,自杀,正以一种令人痛心的频率,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着,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 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2021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9 年中国自杀率为每 10 万人中 7.5 人 ,而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1》发布的数据表明,中国城乡居民的自杀死亡率约为每 10 万人中 3.8 - 8.65 人。但这些数字仅仅是自杀死亡的比例,实际情况远比这更严峻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的年度统计调查发现,在 2020 年,美国共有约 4.6 万人自杀死亡,自杀未遂的人有 120 万人,是自杀死亡人数的约 26 倍,有 1220 万成年人报告曾有自杀念头,分别大约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人数的 10 倍和 265 倍 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据统计,全世界每年有 72.6 万人自杀,每 40 秒就有一个人试图自杀,每起自杀案例至少对 6 个人产生严重影响 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美国的自杀率增长了 35% 以上,2022 年美国有 49449 人死于自杀,这一数字比 2021 年增加了 2.6%,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。在 10 - 14 岁和 25 - 34 岁的人群中,自杀是第二大死因;在 15 - 24 岁的人群中,自杀是第三大死因 。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,2016 年,日本的自杀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 18.5 人,在西太平洋地区仅次于韩国,几乎是全球年平均自杀死亡率每 10 万人 10.6 人的两倍 。韩国的自杀率也排在全球前列,在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排名中位居第 4 。
在中国,自杀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话题。它是人群第五位死因,更是 15 - 34 岁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 。近年来,青少年自杀现象显著增多,有资料显示,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。15 - 24 岁青少年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 26.64%;5 - 14 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 1.02%,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。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,是无数破碎的家庭,他们的离去,给亲人、朋友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。
自杀,这个沉重而又敏感的话题,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多样的原因,每一个选择放弃生命的人,都像是被生活的无数重负压垮,在黑暗中找不到一丝光亮 。
工作压力是许多人难以承受的一座大山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环境中,长时间的加班、高强度的工作任务、巨大的业绩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,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厦门技师学院年仅 25 岁的班主任徐某辉,他热爱教育事业,对工作充满热情,然而,工作的重压却让他不堪重负。生前两周,他生病发烧申请延缓提交教案,却未得到上级理会,之后在身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再次发烧,还发着高烧上了一整天的课 。系部实训室不足导致排课不合理,从早上 8:20 直到晚上 19:40,多次占用下班时间指导学生比赛,身体不适应工作忘记吃药,生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也在学校监考没有回家 。他在朋友圈里多次发牢骚吐槽 “工作压力太大了”“什么时候才能干完”“好想休息” 等,最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,从 13 楼一跃而下,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,而他原本定好下周结婚,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却被工作压力无情地扼杀 。
感情问题也常常成为人们心中难以解开的死结。爱情,本应是美好的,但当遭遇背叛、分手等挫折时,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痛苦,对于一些人来说,可能是无法承受的。27 岁的四川泸州男子张某,因为妻子出轨,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让他无法自拔。身边的人纷纷开导他,可这种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伤痛,又怎能轻易被抚平 ?最终,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,在 6 月 6 日发布朋友圈表明轻生念头后,从南门河大桥跳下,留下了悲痛欲绝的母亲和年幼懵懂的儿子,他的离去,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,也让人们为他的冲动和决绝感到无比惋惜 。
自身疾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,更是精神上的折磨。长期被病痛纠缠,看不到治愈的希望,生活质量严重下降,这些都可能让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。比如一些患有癌症、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,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煎熬,还要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,身心俱疲 。他们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,内心的压力和恐惧不断积累,当这种痛苦达到极限时,有些人可能就会选择放弃,以求解脱 。
家庭纠纷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。家庭,本应是温暖的港湾,但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矛盾不断,争吵频繁,甚至发生暴力冲突,这个港湾就会变成冰冷的牢笼 。河南三门峡 60 岁的男子赵某,与妻子马某及女儿发生矛盾后,疑似拿刀将三人砍伤,随后在派出所用牛筋绳自缢身亡 。原本和睦的家庭因为矛盾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,亲人之间的伤害,让每个人都遍体鳞伤,也让这个家庭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。
经济压力也是许多人面临的困境。在当今社会,买房、买车、养育子女、赡养老人等,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金钱 。一旦收入不稳定,或者背负了沉重的债务,如房贷、车贷等,生活就会变得举步维艰 。中金公司那位曾年薪百万的才女,为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和老公用几年工作积攒下来的三四百万作为首付,购买了一套价值 1170 多万元的豪宅,每月房贷将近 6 万元,要还到 2053 年 。然而,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公司内部政策的调整,她的年薪逐渐下滑,房价的波动更是让她始料未及 。每月近 6 万元的房贷,如同一个无底洞,吞噬着她的希望,最终在经济压力的重压下,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,令人扼腕叹息 。
除了上述这些,精神心理障碍更是自杀的一个重要导火索,如抑郁症、焦虑症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,会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情绪状态,让他们陷入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。据统计,约 90% 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 。深圳 21 岁的女子陈某某,曾在居住地医院确诊精神障碍疾病并接受治疗,6 月 2 日,她独自乘电梯到 30 楼徘徊停留,随后自行翻越楼梯间窗户跳下,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。这些精神心理疾病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恶魔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心灵,让他们在痛苦中挣扎,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。
在每一个自杀行为的背后,都隐藏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因素,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黑暗的深渊,将自杀者困在其中,难以自拔 。
从认知模式来看,自杀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偏差。他们常常陷入非黑即白、以偏概全的思维陷阱,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,无法客观、全面地看待问题 。就像一些学生,仅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,就认为自己是失败者,未来毫无希望,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和潜力 。他们容易从宿命论的角度出发,坚信问题是无法解决、不可避免的,这种消极的认知方式,让他们在困境中越陷越深,看不到一丝摆脱困境的曙光 。同时,他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社会都倾向于从阴暗的一面去解读,自卑与自尊心过强两种极端状态在他们身上并存,心中充满了偏见和敌意,也缺乏洞察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。
在情感方面,自杀者长期被各种负面情绪所笼罩,慢性的痛苦、焦虑、抑郁、愤怒、厌倦和内疚如影随形 。这些负性情绪不断地侵蚀着他们的内心,让他们感到无比痛苦和绝望 。他们难以接受这些负面的情绪体验,内心极度渴望摆脱,但又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和精神支柱 。比如一些抑郁症患者,他们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,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,觉得自己毫无价值,内心的痛苦让他们生不如死 。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把把利刃,在他们的心灵上划下一道道伤口,最终让他们走向了绝路 。
在意志行为上,自杀者常常表现出冲动性和盲目性 。他们在做出自杀决定时,往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而是在情绪的支配下,一时冲动就采取了行动 。他们不计后果,只想着尽快结束眼前的痛苦,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家人、朋友带来怎样的伤害 。同时,他们大多回避社交,难以建立和维持持久而广泛的人际关系,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时,无法从外界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。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差,一旦生活发生变故,就会感到无所适从,更容易陷入绝望的深渊 。
自杀问题如此严峻,它关乎每一个生命,每一个家庭,需要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,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,才能有效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。
从个人层面来说,我们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当面临压力和困扰时,不要独自承受,要勇敢地向身边的人倾诉,寻求帮助 。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,缓解压力,比如读书、绘画、运动等 。同时,要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,认识到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,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,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们 。当发现自己出现持续的负面情绪,如抑郁、焦虑等,且无法自我调节时,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。
家庭,作为我们最温暖的港湾,更应该给予成员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,倾听他们的心声,了解他们的需求 。当孩子遇到问题时,要给予理解和鼓励,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。对于夫妻之间,要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,遇到矛盾时,要冷静沟通,避免争吵和冲突 。在日常生活中,家庭成员之间要多表达爱和关心,营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 。
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。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,开设心理健康课程,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,掌握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。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,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 。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、心理咨询、团体辅导等活动,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。同时,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,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,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。
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。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,通过媒体、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,让更多的人了解自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如何预防自杀 。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,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及时、有效的帮助 。比如设立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,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能够随时获得支持和建议 。此外,社会还应营造一个关爱、包容的环境,减少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和自杀者的歧视和偏见 。
自杀,绝非一个简单的个人选择,而是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 。杭州火车站那令人痛心的一幕,只是冰山一角,背后是无数被生活重压、心理疾病、情感创伤等困扰的灵魂 。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,每一个选择放弃生命的背后,都有着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,用爱和关怀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,共同为每一个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。
生命,是宇宙间最珍贵的礼物,它独一无二,脆弱又坚韧 。杭州火车站那令人心碎的瞬间,像一记重锤,敲打着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自杀这个沉重的社会问题 。每一个选择放弃生命的人,都曾在黑暗中独自挣扎,他们的痛苦、绝望,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感同身受,但我们能做的,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、理解和支持 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时代,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,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都请记住,生命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 。当你觉得生活充满阴霾时,不妨停下脚步,看看身边那些温暖的人和美好的事物,也许,那一丝光亮就能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。
同时,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积极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,当发现有人陷入困境时,主动伸出援手,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。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,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加大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宣传和治疗力度,减少对自杀者的歧视,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社会环境 。
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,愿每一个身处黑暗的灵魂都能找到光明的出口 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,让悲剧不再重演 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41℃!浙江进入高温鼎盛时段,今日更猛!台风“杨柳”增强,能带来降温吗?
到了七十岁,如果还想再活二十年,记住这五句线岁浙大老师跳楼:卖牛凑学费,6年拼不出副教授,最后删光数据
苹果或于9月发布Apple Watch Series 11 搭载S11芯片
苹果悄然调整tvOS 26设置菜单:部分HomeKit更名为Apple Home
华为Mate80 RS再次被确认:双层OLED+钛合金中框,国产旗舰新巅峰
英特尔 Nova Lake 处理器移动端规格曝光:含 28 核 / 12Xe 配置